上海房产网 > 上海房产问答 > 上海其他 > 上海法律纠纷 > 这七个装修合同的签订陷阱 你被骗了吗?

这七个装修合同的签订陷阱 你被骗了吗?

全部1个回答

  • 头像
    d****8 热心网友

    ? ? ? 在签订家装合同时,由于条款多且杂,涉及很多装修专业词和法律,很多业主难免会忽略一些细节,但有可能正正是这些被忽略的细节才酿成大错,掉进装修公司的圈套。签订合同是家装的必要环节,那么如何避免自己被装修公司坑呢?接下来窝窝居小编就给大家罗列一下装修合同常见陷阱看。 装修合同常见陷阱一:故意增加装修项目 有些设计师故意增加装修项目,不需要做梁的地方加个梁,没必要吊顶的地方非要吊顶。这样一来,装修报价就要高很多,设计师的提成也就会增加很多了。 装修合同常见陷阱二:舍低就高捞取回扣 有一些建材商和设计师私下约定,只要设计师在设计中使用了他们的材料,最后由建材商给设计师回扣。所以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,就故意使用这些有回扣的材料,让消费者花冤枉钱。 装修合同常见陷阱三:虚报面积增加预算 测量面积时也要注意,有可能会被有意多报、谎报,加大工程量。例如在计算涂刷墙面乳胶漆时,没有将门窗面积扣除,或将墙面长宽增加,都会导致装修预算的增加。 装修合同常见陷阱四:口头承诺难兑现 现在很多设计师都爱打“亲密牌”,就是说,设计师为了吸引业主签单,在前期沟通中,处处为业主着想,答应一些赠送项目博得业主的好感。但后续可能会以材料不足为由不履行承诺。 装修合同常见陷阱五:文字游戏多算费用 业主王先生签订的合同有一条内容是:各种橱柜、低柜、吊柜等高度不足1米的家具均按延米计算,工程量少于1米的按1米计算,超过1米按延米据实计算。很多消费者都会误以为“不足1米时按1米计算,超过一米就按实际长度算”。而家装公司的所谓?“延米”计算是不管长度是多少,尾数不足1米时均按1米算。仅这个“延米”算法装修款就让?业主多支付了一大笔费用。 装修合同常见陷阱六:替换材料质量悬殊 多数家装公司的协议上就有这样的条款:装修中如原品牌材料缺货时,乙方可临时更换相同型号的材料。若甲方坚持使用原品牌材料,造成工期延误由甲方负责。这项条款给一些不规范企业留下了偷换材料的好借口。 装修合同常见陷阱七:增减项目不签合同 如果合同报价中漏掉了一些必要的项目,如果不加价,整个工程就没办法施行,同时,合同中有一条款明确注明,按实际发生计算,要求据实结算工程款,否则停工。 以上就是窝窝居小编给大家介绍的一些装修合同常见陷阱,看到这网友们是不是心里也有个底了

共 1 条 上一页 1 下一页 >

免责声明:本站问答频道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用户,本站对其内容不负责任,如有版权或其他问题可以联系本站编辑删除信息。